方格 發表於 2012-6-2 16:08:15

【丹霞山中陰陽石】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丹霞山中陰陽石</FONT>】</FONT></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幾年前,我曾上過丹霞山。</STRONG></P>
<P><BR><STRONG>那日,大大小小的山頭和深深淺淺的澗壑都蒙在一層濃濃的霧帳之中。</STRONG></P>
<P><BR><STRONG>這座山,本來就神神秘秘地充滿了一些未解的謎團,如果再把一層迷離飄渺的雲霧向身上一披,那就會帶來更多的玄妙。</STRONG></P>
<P><BR><STRONG>但是,我還是及早地結束了行程,因為雲裏霧裏看不到丹霞山的真面目。</STRONG></P>
<P><BR><STRONG>真沒想到機會來得這麽快,今年的春節竟然是在韶關南華寺附近的漕溪溫泉度假村度過,再次攀登丹霞山自然是行程之中的事了。 </STRONG></P>
<P><BR><STRONG>沿京珠高速公路一直向北,從曲江縣境內下高速,十幾分鐘便到漕溪溫泉。從這裏出發,不用一小時即到剛戴上世界地質公園帽子不久的丹霞山。</STRONG></P>
<P><BR><STRONG>嶺南有四大名山,但丹霞山為四山之首。</STRONG></P>
<P><BR><STRONG>它位於廣東、湖南和江西三省交界的韶關仁化縣境內,總面積290平方公裏。丹霞山是全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STRONG></P>
<P><BR><STRONG>因為山石由紅色沙礫巖構成,並以赤壁丹崖為特色,遠處看去,如赤闕層層、雲霞片片。</STRONG></P>
<P><BR><STRONG>前人就取“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之意,將其稱為丹霞山。 </STRONG></P>
<P><BR><STRONG>宇宙如何形成,地球怎樣產生,丹霞山的構成原因,這些我無法去探究。</STRONG></P>
<P><BR><STRONG>但是我卻知道這座山是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景色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STRONG></P>
<P><BR><STRONG>它被譽為中國的“紅石公園”,合情合理,當之無愧。 </STRONG></P>
<P><STRONG>   <BR>但是,我又深知,不管丹霞山的“十八謎”具有怎樣的玄機,不管“丹霞地貌”又是怎樣的名聞遐邇,也不管“丹霞”這一文采飛揚的稱謂始於何年何月,更不管那些赤壁丹崖和紅陸屑巖如何壯觀而生動,而絡繹不絕的遊人,為的還是一睹那萬古一柱的陽元石和隱秘難覓的陰元石。 <BR>   </STRONG></P>
<P><STRONG>此前,我也和其他人們一樣,猜測著那根陽元石的形狀、雄姿及顏色等等。</STRONG></P>
<P><BR><STRONG>第一次前去,礙於那縷縷遊動的雲霧,陽元石未露真容。</STRONG></P>
<P><BR><STRONG>昨日的遺憾,才能變為今天的二次光臨。 </STRONG></P>
<P><BR><STRONG>進入大門,水泥道平平坦坦,兩旁山坡,雜樹、繁花、綠竹與茅草等同時裝點著這座南國的名山。</STRONG></P>
<P><BR><STRONG>雖說是“紅石公園”,但處處又受著綠色的保護。</STRONG></P>
<P><BR><STRONG>走了不多一會,在一個拐彎處,路左邊就出現了四個大字:雄風初露。</STRONG></P>
<P><BR><STRONG>我覺著這是引導遊人進入境界的一次點撥,一次啟發,如果要說得刺激一些,那就是對遊人的一次挑逗。</STRONG></P>
<P><BR><STRONG>走出不遠,因天氣晴朗,一擡頭就看見了那根“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陽具。</STRONG></P>
<P><BR><STRONG>雖未到跟前,已清晰地看到,那根巨大高聳醒目逼真的陽具於一巨石的不遠處,帶著一股令人眩目的陽剛之氣,從碧綠的大地上伸向空中。</STRONG></P>
<P><BR><STRONG>我先是一陣難以抑制的驚奇,又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沈默,突然想到了兩個字:絕景。</STRONG></P>
<P><BR><STRONG>這是真正的天下奇觀,任憑妳走遍天涯海角,我敢說妳也見不到第二根這樣的陽元石! </STRONG></P>
<P><BR><STRONG>走在褐色和紅色的石板路上,一步步向著那根陽元石靠近。</STRONG></P>
<P><BR><STRONG>我一邊看著這根如“怪物”般的赫紅色的石柱,因為物體之間只要像得太逼真了,人們就會覺得它們怪,一邊想著過去的一些經歷。</STRONG></P>
<P><BR><STRONG>有一年到河北的木蘭圍場參加一個環保筆會。</STRONG></P>
<P><BR><STRONG>只記得在翻越金山嶺長城前,見到右邊有一十分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估計有一、二百米高,上面還生有一叢叢灌木。</STRONG></P>
<P><BR><STRONG>盡管它什麽都不像,就僅僅因為它直立於大地,雄壯而勃發,便引起了同行們的許多議論和饒有風趣的想象。 </STRONG></P>
<P><BR></P>
<P align=center></P>
<P><BR><STRONG>我六次上了泰山極頂,每次都去摸了摸那塊位於日觀峰東北面的拱北石。</STRONG></P>
<P><BR><STRONG>那又圓又扁的巨石長長的伸出,斜刺青天,面對大海,也顯示著一種堅挺的力度和陽剛之氣。</STRONG></P>
<P><BR><STRONG>我每次僅是好奇地爬上去作一次遠望,並沒有想到什麽。可一位陜北的作家只坐著纜車上了一次泰山,見了一眼拱北石,就浮想聯翩,產生幻覺。</STRONG></P>
<P><BR><STRONG>有一次他曾對我說過,若沒有這拱北石,哪有齊魯的八千多萬人口!</STRONG></P>
<P><BR><STRONG>經他這一說,我們如今的山東人還得到拱北石下祭祖不成?</STRONG></P>
<P><BR><STRONG>可惜他幾次來廣東,還無緣見到這塊陽元石,要不的話,他準會說這嶺南幾千萬百姓又該是這根大石頭生出來的了。 </STRONG></P>
<P><BR><STRONG>在山坡上繞了幾道彎,到了一座石橋前,又左拐爬了幾十級臺階,便到了一個方位和距離極為理想的觀景臺。</STRONG></P>
<P><BR><STRONG>在那裏既可攝影,又能用肉眼觀賞。</STRONG></P>
<P><BR><STRONG>男性的陽具,不管妳把它說成是醜陋還是自豪,是禍害還是神明,是男性獲得滿足與幸福的源泉,還是制造苦惱的禍根,人類都一直煞費苦心地去解讀它,直至今天,依然如故。 </STRONG></P>
<P><BR><STRONG>眼前這根神奇無比的大石柱,之所以被稱為陽元石,是取了它的陽剛之陽,元氣之元,其實就是陽剛之氣。</STRONG></P>
<P><BR><STRONG>所謂元,實際指的是頭,無論人還是蟲魚禽獸,沒有了頭,那什麽也就沒有了。</STRONG></P>
<P><BR><STRONG>在這大千世界,頭是第一的。</STRONG></P>
<P><BR><STRONG>這根高28米,直徑7米的神奇無比的石柱,如果用科學的觀點解釋,是地質本身長期運動演化而成,距今已有30萬年的歷史。</STRONG></P>
<P><BR><STRONG>但是,它太奇,太絕,太逼真了,從顏色、形狀、輪廓、比例,就是一根活脫脫的男性之根。它像得讓所有的男人感到慚愧,使每一個成年女人產生心跳,於是人們不得不懷疑,世上怎會有這樣的自然之物? </STRONG></P>
<P><BR><STRONG>告別了陽元石,我沒有去問別人在想什麽,它的絕妙、雄奇與逼真,讓我的思維發生了恍惚:分不清是人類塑造了大自然,還是大自然烘托出了人世。</STRONG></P>
<P><BR><STRONG>不過莊子是這樣說的:“若非自然,誰能生我?若無有我,稟自然乎!”想想古人的這番話,似乎也就明白了。 </STRONG></P>
<P><BR><STRONG>繞過巍然而又無情的陽元山和青龍嶺,跨過山下的錦江河,乘坐了一段景區內的汽車,又在石階山道上經過了幾個起伏,我二次攀上了陰元石前面的那個幾十米大的平臺。從這裏向前望去,高山競秀,巍峨起伏;密林修竹,莽莽蒼蒼。</STRONG></P>
<P><BR><STRONG>看著眼前大氣磅礴、恢宏狂放的丹霞地形地貌,再回頭看一看那惟妙惟肖的陰元石,我的頭腦裏立刻冒出了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句名詩:“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STRONG></P>
<P><BR><STRONG>陰元石,高10.3米,寬4.8米,恰如把女性的陰具放大了一百倍。</STRONG></P>
<P><BR><STRONG>這僅是個比例和形狀,它的魅力更在於粉紅的顏色,裡外石壁的光滑和看上去的柔軟,四周的灌木及雜草形成的那種自然的裝飾。</STRONG></P>
<P><BR><STRONG>所以有些男性在此說是大飽了一次眼福。</STRONG></P>
<P><BR></P>
<P align=center></P>
<P><STRONG><BR>這塊陰元石的發現還是近幾年的事,該是1996年吧,一位據說是姓謝的老獵人追趕一只箭豬,穿樹叢,鉆藤蔓,緊跟不舍。</STRONG></P>
<P><BR><STRONG>因為小獸的突然消失,使老獵人也就發現了奇景。</STRONG></P>
<P><BR><STRONG>他吃驚地站在洞口,久久回不過神,致使這位山野老人撫摸了山壁一次又一次。 </STRONG></P>
<P><BR><STRONG>老人下山暴露了這一奇遇,後經當地官方證實之後,奇景還得有個奇名。</STRONG></P>
<P><BR><STRONG>有人就為這塊女陰石征名。</STRONG></P>
<P><BR><STRONG>此事在當地熱鬧了好一陣。如“天門洞”、“小鳥天堂”、“XX活動中心”等等陸續出現。</STRONG></P>
<P><BR><STRONG>最後人們為它起了個“陰元石”的美名,這是對“陽元石”最好的配對。 </STRONG></P>
<P><BR><STRONG>天生一根直刺青天的陽元石已使世人驚呼不止,個個覺得不可思議,那麽僅隔著一個山頭和一條流水,面對著陽元石又出現了一尊陰元石,兩者之間又相向而對,這又怎樣能夠說得清呢? </STRONG></P>
<P><BR><STRONG>一位來自新疆的朋友告訴我,說北疆的一條山谷裏,在更短的距離和更小的範圍內,也存在著一根陽元與一尊陰元,目睹者皆大驚而不解。</STRONG></P>
<P><BR><STRONG>當然,至今我信奉的是大自然的造化,可是,有誰看見在一只石鼻跟前造出一只石耳,或是在一個區域內造出兩只石眼,而又偏偏造出的是陽元與陰元呢?</STRONG></P>
<P><BR><STRONG>不能因為見到一根陽元是就會改變我的信仰,然而當地山裏人卻有著他們自己的做法。有些腎功能虧損的男子爬上山去,兩手貼緊石柱不放,這種精神怎不感動天地!而女子呢,只要婚後數月不孕,有的就會悄然進山,用溫柔的肌膚與那堅冷的紅石頭貼近,希望創造出無精受孕的一樁美談。這信不信由妳,陽元山下有個陽元村,國家人口普查時,女人生出的孩子百分七十六是男性。</STRONG></P>
<P><BR><STRONG>科學家們一定會說,這是陽元山中的特殊礦物質所致。</STRONG></P>
<P><BR><STRONG>而當地人又偏不講什麽礦物質,妳有什麽辦法呢? </STRONG></P>
<P><BR><STRONG>從旅遊部門統計的資料看,到陽元石和陰元石參觀的遊人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去年丹霞山被宣布為世界地質公園之後。</STRONG></P>
<P><BR><STRONG>有男人女人,有本地的和外地的。外地有幾個城市專門組織婦女觀光團到這裏來。</STRONG></P>
<P><BR><STRONG>組團是旅行社的業務,但專組女人團來此,那含義就不同一般了。</STRONG></P>
<P><BR><STRONG>聽別人說,上海早些年有出《尋找男子漢》的戲劇,主題是社會上的女人為身邊到處是唯唯諾諾、爹聲爹氣的男士而苦惱,心誠誠情切切地呼喚陽剛之氣和威猛並具有陽剛之氣的男子漢。</STRONG></P>
<P><BR><STRONG>這是一種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的需要,所以就有那麽多的男人和女人崇拜陽元石了。 </STRONG></P>
<P><BR><STRONG>人說丹霞山是中國的愛情山,是人類浪漫的愛情公園。</STRONG></P>
<P><BR><STRONG>陽元山的雄姿,陰元山的神韻,就是再木訥的人在這裏也會動之以情。</STRONG></P>
<P><BR><STRONG>在過去我發表的幾篇文章中,都曾闡述過地球是一個有生命的球體,既然有生命和壽限,那自然就存在著性。</STRONG></P>
<P><BR><STRONG>我所見到的廣東的陽元石和陰元石、山東泰山頂上的拱北石及雲南等地的多處“大地之母”等,其實就是自然山水中性的表現,這比什麽樣的理論都能說明問題。</STRONG></P>
<P><BR><STRONG>世界性學泰鬥、德國性學聯主席赫伯樂教授驚嘆丹霞山的陽元石和陰元石為“中國神奇的瑰寶”。</STRONG></P>
<P><BR><STRONG>亞洲性學會主席吳敏倫教授則稱丹霞山是“世界性文化旅遊基地”。</STRONG></P>
<P><BR><STRONG>這樣看來,丹霞山自然的神秘和人文的秘戲不僅感動了中國人,而且同時也折服了外國人。</STRONG></P>
<P><BR><STRONG>這就是我對丹霞山中陽元石和陰元石性的不是結論的結論。</STRONG></P>
<P><BR><STRONG>引自:</STRONG><A href="http://www.jysls.com/thread-622794-1-1.html"><STRONG>http://www.jysls.com/thread-622794-1-1.html</STRONG></A><BR></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丹霞山中陰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