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檔案館】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國家檔案館</FONT>】</FONT></STRONG></P> <P><STRONG>【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國家檔案館是保管國家中央政權機關檔案的文化事業機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中國的檔案工作具有悠久的歷史,古代許多王朝都建有檔案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如殷商的甲骨檔案庫,周朝的天府,漢朝的石渠閣、蘭臺、東觀,唐代的甲庫、史館,宋朝的金耀門文書庫,明朝的後湖黃冊庫,清代的內閣大庫,明清兩代的皇史峸等等,都具有國家檔案館的性質,但其所藏檔案王(皇)室占有,為王權統治服務,因此是帝王的御用檔案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具有近代意義的中國國家檔案館的開端是1925年建立的故宮博物院文獻館,1951年改稱故宮博物院檔案館,1955年改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館藏明清兩代中央機關和少數地方機關的檔案共74個全宗,10,000,000餘件,是研究明清史和近代史的資料中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處,1951年成立於南京,1964年改稱現名,該館收藏中華民國時期(1949年以前)歷屆中央政權機構的檔案756個全宗,1,400,000餘卷,是研究中華民國史及近現代史的資料中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中央檔案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59年成立於北京。</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該館收藏自1919年以後具有全國意義的記述和反映民主革命歷史的檔案和1949年以來大陸中央政權機關的檔案,目前館藏檔案8,000,000餘件,資料800,000餘冊,是研究中國當代歷史的資料中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清代檔案204箱,中央研究院、中國國民黨史會、國史館等機構也收藏有清末、北洋政府及國民政府的大量檔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此,這些機構、組織也屬於國家檔案館的範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國家檔案館還包括中央專業主管機關的檔案館,如地質資料館、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照片檔案館,測繪檔案館、氣象檔案館,鐵道部檔案館,治理黃河檔案館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另外,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