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9 02:27:08

【黎巴嫩國家圖書館】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黎巴嫩國家圖書館</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NationalLibrary,Lebanese</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黎巴嫩國家圖書館淵源於1885年,其時身為貴族的塔瑞利(VicomtePhilippedeTarazi)曾倡言建立一所國家圖書館的必要性,但起初並未受到廣泛地重視,直到1919年,當時統治黎巴嫩的法國政府開始正視此一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21年當初支持建立國家圖書館的塔瑞利,將其個人擁有的私人圖書館,贈予國家政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塔瑞利本人則一直擔任該館的領導者至1939年,此一時期最大的貢獻,是將館址確立,該館設於國家議會大樓西側,占3個樓層的面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自設館之初,黎巴嫩國家圖書館的功能並未完全確立,它基本的館藏亦無法凸顯任何國家出版品的特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只能視為一個無法外借圖書的中央公共圖書館,加上1941年的國家圖書寄存法案無法順利通過,使黎巴嫩國家圖書館對國家出版品的徵集,益形雪上加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法案雖於1952年及1959年兩度再次提出,但均未獲支持,使得黎巴嫩國家圖書館的經營倍覺艱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缺乏立法的支持,導致黎巴嫩缺乏國際圖書交換中心,亦無編輯國家書目的權責機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黎巴嫩國家圖書館雖一度於1964年至1965年間發行過兩期的〔圖書館書目通報〕(BulletinBibliographiqueLibanais),但最後亦無疾而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更壞的情況是國家圖書館的人員,不但非專業者,館長一職亦經常出缺,以致無法持續推動館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以1956年為例,該館75,000冊館藏中,有半數以上未曾進行任何分類及編目處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2,000件手稿資料中,有1,600件尚原封不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些問題黎巴嫩政府曾求助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而致先後有義大利的錫馬利(AlfredoSimari)、法國的羅巴德(E.Lombard),以及瑞士的威勒明(SilvereWillemin)提出改革報告,但均囿於經費問題,而無法為黎巴嫩政府接受。</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即使黎巴嫩國家圖書館的重要性及其應負的責任,已廣為該國學者所認知,但奔走多年之後,終因政府當局無法首肯,而遲遲未邁出改革的第一步。</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黎巴嫩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