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俄文●蘇聯太空發展】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俄文●蘇聯太空發展</FONT>】</FONT></STRONG></P> <P><STRONG>西元一九五七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隨後在一九六一年進行首次載人太空飛行。</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後蘇聯曾完成一項廣泛的太空探測計畫,而其重點則趨向於無人飛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月球號太空船系列,曾研究月球並成功地攜回月球之土壤與岩石標本。</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七○年十一月,月球十七號之登陸小艇,裝備有電視系統、X射線望遠鏡和其他科學設備之月面行走車一號,降落在月球表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他太空船亦曾被送往火星和金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七五年十月,金星九號和金星十號太空船降落金星,並送回該星球之照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另在宇宙號系列中已發射一千四百顆以上之人造衛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現與其他九個社會主義會員國,聯合運行之往來宇宙系列,首於一九六九年發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載人太空飛行已由東方號、日出號和聯合號系列予以實現。</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聯合號太空組成員包括來自各會員國之太空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到一九八○年之前,蘇聯已發射四十顆以上之載人太空船,其中少數曾與敬禮六號接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敬禮六號是太空站系列之一,它自一九七七年九月即繞地球軌道運轉,一九八一年五月封閉,但仍繼續飛行傳送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按地面指令在大氣層焚燬。</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兩名太空人在敬禮六號太空站停留一百八十五天之後,一九八○年十月搭乘聯合三十七號返回地球,締造了一項新紀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發展往來宇宙之計畫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係一九八一年五月成功地完成蘇聯-羅馬尼亞聯合飛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到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之前,還沒有進一步的載人太空飛行計畫,直到一九八二年四月,開始進行一系列太空探測之計畫,才又有了突破性的驚人成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九日,發射配備電腦自動化裝置之敬禮七號太空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五月十三日,二名太空人搭乘聯合T五號太空船,自俄屬中亞哈薩克共和國拜康努爾宇宙飛船發射場起飛,十四日與敬禮七號太空站接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後該二名太空人在太空站上停留創二百一十一天之紀錄,於十二月十日搭乘聯合T七號太空船飛返地球,降落阿爾卡雷克東北六十五公里之預定地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停留期間曾做各種實驗,包括利用小型溫室中之磁場與弱電流刺激植物,在無重力狀態下生長,獲得成功,進行宇宙冶煉,試圖製成地球上電子技術無法取得之金屬材料,研究太空人血液循環狀況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嗣於五月十七日和十一月十八日,分別自太空站發射人造衛星火花二號和火花三號成功,該計畫主要在實驗自太空站發射人造衛星,與維持遠距離無線電聯繫之能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六月二十四日,包括二名蘇聯太空人和一名法國太空人之國際飛行組,搭乘聯合T六號太空船起飛,進行法蘇聯合太空飛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十五日與敬禮七號太空站接合,首度五人同時在太空站停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該國際組進行系列醫學、生物與太空物理實驗,研究地球大氣、行星間介質、銀河與銀河外輻射源,以及人體適應失重之特點後,七月二日飛返地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包括一名女性、二名男性之太空人,搭乘聯合T七號太空船於八月十九日起飛,二十日與敬禮七號太空站接合,首度女性登上太空站,該三名太空人於八月二十七日,搭乘聯合T五號太空船飛返地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行旨在試驗女性在宇宙中的生存能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飛行過程,顯示太空飛行對男、女官能之影響,無重大差異,證明女性在未來太空任務中,能擔任重要腳色。</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敬禮七號太空站運行迄今,已有進步號自動補給運輸船四艘(十三至十六號),載燃料、設備、食物、信件及各種物品飛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蘇聯、美國和英國於一九六七年一月,簽訂一項國際條約,禁止使用外太空作為軍事用途。</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九七二年四月,蘇聯和法國合作,發射工學和電訊人造衛星,並和美國簽署協定,交換月球標本,以及進行聯合號和阿波羅號太空船在太空接合之計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後者於一九七五年七月實現。</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丁慰慈)</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843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