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2-13 13:08:04

【紅鹿】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紅鹿</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Red Deer, Elk, Wapiti</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哺乳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學名:Cervuselaphus(Linnaeus,1758)形態:紅鹿是Cervus屬中體型最大的動物,頭軀幹長165~265公分,尾長10~27公分,肩高75~150公分,體重75~340公斤,其中北部族群的體型大於南部族群,雄鹿體型大於雌鹿;</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背部褐色,腹部顏色較淡,臀部有大白斑,雄鹿有鬃毛,鹿角長度可達175公分,鹿角前端分枝還會分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分布:歐洲、小亞細亞、高加索、中亞、喜馬拉雅山區、西伯利亞南部、蒙古、中國大陸東北、北部和西部、韓國、非洲西北部、加拿大南部、美國、墨西哥北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生態習性:棲地多樣,包括平地到山區的森林、開闊森林、灌叢和草原,有些地區會有季節性垂直遷移的情形,晨昏為活動高峯,以草和莖葉為主食,但不同地區與季節內,各類食物的比重不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群居性,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雌雄分群而居,雌鹿和小鹿組成的小群約4~7隻個體,雌鹿夏天的活動範圍約60公頃,冬天約40公頃,雄鹿夏天的活動範圍約40公頃,冬天約25公頃,族群密度介於每10~120公頃1隻,變異很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9~10月時,雌雄鹿逐漸聚在一起,雄鹿爭取交配機會,4歲以下的雄鹿通常沒機會生殖,優勢雄鹿會以叫聲和展示吸引多隻雌鹿與其交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0月中左右,雌雄鹿再度分開,然後到冬天範圍較小的度冬地集合。</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小鹿通常在春天出生,雌鹿的發情週期為18天,懷孕期平均237~265天,一胎通常1仔,出生時體重約13~18公斤,小鹿3大後即可跟隨母鹿活動,4~7個月斷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雌鹿約28個月性成熟,之後每年都可生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雄鹿2歲時性成熟,但因無法與年長雄鹿競爭,通常要到7~8歲才有生殖機會,且通常壽命不過12~15年,因此生殖時間較為有限,圈養狀況下雌鹿壽命可達27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紅鹿是被人類影響其現有分布最嚴重的物種之一,原生族群分布逐漸縮減,其中分布在喀什米爾的亞種C.e.hanglu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瀕危物種,分布在哈薩克南部、烏茲別克、土庫曼、阿富汗北部的C.e.bactrianus也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但野生族群也被引進澳洲、紐西蘭、阿根廷等其他許多原本不分布的地區,且建立相當大的族群。</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