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劇本】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戲劇●劇本</FONT>】</FONT></STRONG></P> <P><STRONG>劇本是屬於文學的,其形式是用對話的方式表現,旨在提供給演員表演。</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然而也有劇本因為許多因素,而無法演出,通常稱為書齋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若將劇本搬至舞臺上演出,則不再單是文學,而變成了各類藝術的綜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個劇本裏,至少應包括了一個故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劇本中的故事與一般的故事不同,而有所選擇,亦不如小說中的故事可任意由作者發揮。</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劇本中的故事,受到演出的環境及時間的限制,因而在空間、時間上的處理需予以壓縮、集中,形成一定的格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它的格局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其修短合變的格局,當然由劇作者依其創作而決定,同時也要適應當時代觀眾環境的需求,更需兼顧到戲劇有頭、有尾、有中間的完整性。</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劇本中的故事不是敘述式,而是著重在動作(Action)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戲劇的動作是由二方面相反的力量產生衝突鬥爭,如自我的衝突、人物的衝突、事件的衝突、觀念的衝突等,由衝突而產生危機、懸疑,造成劇中的戲劇性。</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個劇本的構成,分劇情、人物、對話、主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劇中有了人物,才有動作,也才有戲,因此人物一定要真,性格要統一,前後一致,有了人物從而產生劇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對話是劇本構成的最主要部分,除對話外尚包括獨白、旁白等,由對話等語言來推展劇情,塑造人物性格,鋪排情節的發展,劇本中的情節是由動作來推展,但任何戲劇的動作,不論是主動或被動,都與人物的感情和思想有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劇本中的主題,就是劇作者透過戲劇的故事、情節及對話來表達中心思想。</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尹世英)</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416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