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卷二十二 針刺類 刺禁308】
(《素問‧刺要論》全《刺齊論》全)
黃帝問曰︰願聞刺要。
(《素問‧刺要論》全)。)
岐伯對曰︰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
(應淺不淺,應深不深,皆過其道也。)
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
(過於深則傷氣於內,失於淺則致氣於外,故為壅腫而邪反從之。)
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臟,後生大病。
(賊,害也。
動,傷動也。
後生大病,詳如下文。)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脈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此詳言內外之淺深,以見用針者當各有所取也。)
是故刺毫毛腠理無傷皮,皮傷則內動肺,肺動則秋病溫瘧,溯溯然寒栗。
(刺毫毛腠理者,最淺者也。
皮則稍深矣,皮為肺之合,皮傷則內動於肺。
肺應秋,故秋病溫瘧,溯溯然寒栗也。
溯音素。)
刺皮無傷肉,肉傷則內動脾,脾動則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
(皮在外,肉在內。
肉為脾之合,肉傷則內動於脾。
脾土寄王於四季之末各一十八日,共為七十二日,脾氣既傷,不能運化,故於辰戌丑未之月,當病脹煩不嗜食也。)
刺肉無傷脈,脈傷則內動心,心動則夏病心痛。
(脈在肉中,為心之合,脈傷則內動於心。
心王於夏,外氣傷,故夏為心痛。)
刺脈無傷筋,筋傷則內動肝,肝動則春病熱而筋弛。
(脈非筋也,筋合肝而王於春,筋傷則肝氣動,故於春陽發生之時,當病熱証。
熱則筋緩,故為弛縱。
,弛同。)
刺筋無傷骨,骨傷則內動腎,腎動則冬病脹腰痛。
(筋在外,骨在內。
骨合腎而王於冬,骨傷則內動於腎,故至冬時為病脹,為腰痛,以化元受傷,而腰為腎之府也。)
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 酸,體解 然不去矣。
(髓為骨之充,精之屬,最深者也。
精髓受傷,故為乾枯銷鑠 酸等病。
解 者,懈怠困弱之名,陰之虛也。
陰虛則氣虛,氣虛則不能舉動,是謂不去也。
按︰海論所言髓海不足者,病多類此,詳經絡類三十二。
鑠,式灼切。
音杭。
音跡。)
黃帝問曰︰願聞刺淺深之分。
(《素問‧刺齊論》全)。
岐伯對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
(前四句言宜深者勿淺,後三句言宜淺者勿深也。
義如下文。)
帝曰︰余未知其所謂,願聞其解。
岐伯曰︰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
(病在骨者,直當刺骨,勿傷其筋;若針至筋分,索氣而去,不及於骨,則病不在肝,攻非其過,是傷筋也。)
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
(病在筋者,直當刺筋;若針至肉分而去,不及於筋,則病不在脾,是傷肉也。)
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
(病在肉者,直宜刺肉;若刺至脈分而去,不及於肉,則病不在心,是傷脈也。)
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
(病在脈者,直當刺脈;若針至皮分而去,不及於脈,則病不在肺,是傷皮也。
以上四節,言當深不深之為害也。)
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
(刺皮過深而中肉者,傷其脾氣。)
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
(刺肉過深而中筋者,伐其肝氣。)
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
此謂之反也。
(刺筋過深而中骨者,傷其腎氣。
此上三節,言不當深而深者之害,是皆所謂反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www.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