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九 雜門 消癉600】
又治朔客白小樓。
中消善食。
脾約便艱。
察其形。
瘦而質堅。
診其脈,數而有力。
時喜飲冷氣酒,此酒之濕熱內蘊為患。
遂以調胃承氣三下。
破其蘊熱。
次與滋腎丸數服。
滌其餘火而安。
又治粵客李之 。
上消引飲。
時當三伏。
觸熱到吳。
初時自汗發熱。
煩渴引飲。
漸至溲便頻數。
飲即氣喘。
飲過即渴。
察其脈象。
惟右寸浮數動滑。
知為熱傷肺氣之候。
因以小劑白虎加人參。
三服,其勢頓減。
次與生脈散。
調理數日而痊。
又治薛廉夫子。
強中下消。
飲一溲二。
因新娶繼室。
真陰灼爍。
虛陽用事。
陽強不倒。
恣肆益甚。
乃至氣息不能相續。
精滑不能自收。
背曲肩隨。
腰胯疼軟。
足膝痿弱。
寸步艱難。
糜粥到口即厭。
惟喜膏粱方物,其脈或時數大少力,或時弦細數疾,此陰陽離決。
中空不能主持,而隨虛火輒內輒外也。
峻與八味、腎氣、保元、獨參。
調補經年。
更與六味地黃。
久服而瘥。
又牙行邵渭賓。
仲夏與一婢通。
因客至驚恐。
精氣大脫,即凜凜畏寒。
翕翕發熱。
畏食畏飲。
小便淋瀝不禁。
邀石頑診之。
六脈弦細如絲。
責責如循刀刃,此腎中真陽大虧之兆。
令服生料六味。
稍加桂、附以通陽氣,其左右親戚。
鹹謂夏暑不宜桂、附。
另延一醫。
峻用人參、附子月餘。
飲食大進。
猶謂參、附得力。
恣餌不徹。
遂至日食豚蹄雞鴨七八餐。
至夜預治熟食。
聽其飽餐二次。
如此又兩月餘。
形體豐滿備常。
但苦時時嘈雜易飢。
常見青衣群鬼。
圍繞其側。
遍禱不靈。
復邀石頑延醫,其脈皆滑數有力,而右倍於左。
察其形色多滯,且多言多笑,而語多不次,此味痰壅塞於中。
復加辛熱助其淫火。
始本陰虛。
末傳中消之患也。
不急祛滌,必為狂痴之病。
為製涌吐之劑。
遲疑不進。
未幾。
忽然大叫發狂。
妄言妄見。
始信余言之非謬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www.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