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明醫雜著 卷三 頭痛40】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9-14 12:04
標題: 【明醫雜著 卷三 頭痛40】

明醫雜著 卷三 頭痛40

 

 

久頭痛病,略感風寒便發,寒月須重綿濃帕包裹者,此屬鬱熱,本熱而標寒。

 

世人不識,率用辛溫解散之藥,暫時得效,誤認為寒。

 

殊不知因其本有鬱熱,毛竅常疏,故風寒易入,外寒束其內熱,閉逆而為痛。

 

辛熱之藥,雖能開通閉逆,散其標之寒邪,以熱濟熱,病本益深,惡寒愈甚矣。

 

惟當瀉火涼血為主,而佐以辛溫散表之劑以從法治之,則病可愈,而根可除也。

 

愚按前症多主於痰,痛甚者乃風毒上攻。

 

有血虛者,有諸經氣滯者,有氣虛者,有四氣外傷,有勞役所傷;有可吐者,有可下者,當分虛實寒熱兼變而治之。

 

若夫偏正頭風,久而不愈,乃內挾痰涎,風火鬱遏經絡,氣血壅滯,甚則目昏緊小,二便秘澀。

 

宜砭出其血,以開鬱解表。

 

余嘗治尚寶劉毅齋,但怒則兩太陽作痛,先用小柴胡加茯苓、山梔,後用六味丸以生腎水,而不再發。

 

譚侍御,每頭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吃薑便止。

 

余作中氣虛寒,用六君、當歸、黃耆、木香、炮薑而瘥。

 

商儀部,勞則頭痛。

 

余作陽虛不能上升,以補中益氣加蔓荊子而痊。

 

一婦人,飲食後因怒忽患血崩,四肢逆冷,抽搐,口噤,如發痙然,吐痰如涌,灌以二陳、柴胡、山梔、枳殼,吐出酸味,神思稍醒,藥止,次日進薄粥少許,但乳脅脹痛,寒熱,欲嘔,四肢倦怠。

 

余以為悉屬肝火熾盛,致脾氣不能運化。

 

先用六君、柴胡、山梔、鉤藤鉤,諸症頓退,惟四肢不遂,血崩如初。

 

或又以為肝火未息,欲投清肝涼血之劑,余以為肝脾氣血俱弱,先用補中益氣湯培其脾土,而血氣歸經,又用四物、參、朮、柴胡養肝筋,而四肢便利。

 

(餘見異症名要。)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www.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