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遼刻本】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9 02:51
標題: 【遼刻本】

遼刻本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遼代所刻之圖書稱為遼刻本。

 

西元907年,遼太祖耶律億(阿保機)稱帝,在北方建立了契丹國家。

 

西元947年滅後晉,建都大梁,改國號為大遼。

 

西元983-1064年間,稱大契丹。

 

西元1125年為金所滅,前後共219年。

 

據宋沈括〔夢溪筆談〕卷15載,「契丹書禁甚嚴,傳入中國者法皆死」。

 

因此遼代刻書,傳世罕見,幾乎是中國書史上的一個空白。

 

遼代官刻圖書有實物可證的是1974年7月,在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內發現的〔契丹藏〕及其它刻經、刻書、雜刻、木刻版畫等雕版印刷品61件。

 

〔契丹藏〕是佛經的大藏,約刻於遼興宗至道宗時(1031-1064)。

 

是僅遲於北宋〔開寶藏〕的刻本大藏。

 

山西發現的遼刻本中,有明確年代記載的以統和8年(西元990年)雕印的〔上生經疏科文〕為最早;

 

〔涅槃義記第八〕為最長,約80紙。

 

行款字數都有一定規格。

 

大多數刻經有經名、卷數、譯撰者、頁碼及千字文編號。

 

遼刻佛經多楷書大字,字體秀麗,書法道勁,刀法圓潤有力,行款疏朗,紙墨精美,紙質大多為硬黃紙或麻紙入潢,至今無一蟲蛀。

 

其精美程度,比當時中原地區所刻毫不遜色。

 

遼代刻書除佛經外,現存僅有〔蒙求〕一種,為遼代南京童生啟蒙漢字課本,白文,無註。

 

上中下3卷,與帶註之三卷本分卷不一致。

 

楷書,雖工整但略嫌呆板,校刻不精,錯字較多而明顯,當為坊間所刻。

 

刻經中部分避遼諱,如「光」字,避遼太宗耶律德光諱;

 

「真」字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

 

遼刻本的裝幀形式和中原地區相同,如〔蒙求〕為蝴蝶裝;

 

〔契丹藏〕及多數刻經為卷軸裝,也有蝴蝶裝及經摺裝。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www.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