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鮑廷博(1728-1814)】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9 03:07
標題: 【鮑廷博(1728-1814)】

鮑廷博(1728-1814)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鮑廷博,字以文,號淥飲,世為安徽歙人,自其父攜家居杭州,父卒後,遷居桐鄉,故為桐鄉人。

 

廷博平生喜蒐羅散佚,所藏極多,築室儲之。

 

取戴記「學然後知不足」之義,名其齋為知不足齋。

 

乾隆間,開四庫館,廷博遣子士恭獻書600餘種,清高宗特頒賜〔圖書集成〕一部以示獎勵。

 

廷博又曾就所藏祕笈,刻〔知不足齋叢書〕進呈乙覽,宸翰賜題卷首曰「知不足齋奚不足?

 

渴於書籍是賢乎」句。

 

嘉慶18年(1813),復因進書,蒙仁宗賞給舉人銜,時年已86,次年病卒,撰有〔花韻軒咏物詩存〕一書。

 

廷博精版本之學,讀書每一過目,即能記某卷某葉某譌字,有持書來問者,不待翻閱,見其書之版口,即能說出「此某氏版某卷刊譌若干字。」

 

驗之不爽。

 

乾嘉之時,近自嘉禾、吳興,遠而大江南北,有持舊藏鈔刻異本來武林出售的人,必先過其門。

 

浙東、浙西藏書家,如趙氏小山堂、汪氏振綺堂、吳氏缾花齋、汪氏飛鴻堂、孫氏壽松堂、鄭氏二老閣、金氏桐花館,參合有無,互相借鈔。

 

每得異書則狂喜,如獲至寶。

 

不得,雖積思累歲月亦不休。

 

性寬厚,篤戚友,見有貧乏之人,乃加周恤,稍有蓄積,常為刊書花罄,如遇未見之書,有時典衣購求,必得之而後快。

 

朋友有貧而好學者,常以全部叢書贈送,亦不為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www.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