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政部檔案】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2:5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財政部檔案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財為庶政之母,中國歷代均設官掌理。

 

周置大司徒,漢設計相、大司農,均為總綰財務行政的最高官吏。

 

其後歷代或設戶部,或設度支部掌理,以迄清朝。

 

及中華民國政府成立,正名為財政部,及至今日。

 

民國成立後,北京政府財政行政,名為財政獨立,實則系統紊亂。

 

表面上以財政部總攬全國度支,而與財政部併峙者,尚有稅務處、幣制局。

 

及民國16年(1927)6月國民政府成立後,毅然改絃更張,將稅務、幣制統轄於財政部,自是財政部成為全國財政的總彙機關。

 

此時財政部內設總務、參事兩廳,稅務、公債、錢幣、國庫、會計5司,關務、鹽務、禁煙、土地4處,其後部內機構,隨著施政需要,有所更迭。

 

及至32年3月,國民政府修訂財政部組織法,規定:財政部掌理全國財政事務,並對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執行財政部主管事務有指導監督之責。

 

財政部部內設參事廳,國庫、直接稅、關務、稅務等4署,總務、錢幣、公債、地方財政、財政年鑑編纂等5處,另有鹽務總署和視察室,以及財政研究、貨物評價、國定稅則、稅務人員法規起草、特種財政人員考試、設計考核、新生活運動和清理敵偽金融機構監導等8個委員會。

 

財政部檔案除尚有該部管理的案件外,目前移轉於檔案典藏單位者,大多為國民政府時期檔案,現分藏於臺北國史館及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國史館典藏的財政部檔案,係由財政部移轉的大陸運臺檔案,期間自民國16至年至38年,計有37,403卷,當中以30年至38年檔案占大多數。

 

主要內容有:(一)財政計畫:包括財政部工作報告、生產計畫、抗戰建國綱領財政實施方案、戰後五年國防經濟建設計畫、財政實施計畫等案。

 

(二)財政研究:包括抗戰前敵偽財政研究、財政經濟動態資料、經濟措施緊要方案、財政金融稅制與法規等案。

 

(三)人事方面:包括人事法規、各省區稅局人事任免及相關人事動態等案。

 

(四)財政法規:包括貨物稅條例、新稅制與新稅則法規、綜合所得稅法、調整國稅機構、戰時財稅條例等案。

 

(五)財政統計:各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庫收支統計、財政部各單位年度統計、國稅專賣利益收入統計、戰時財政金融統計等案。

 

(六)金融方面:包括幣制改革、各銀行相關案件。

 

(七)稅務方面:包括各種稅收條例、海關會計制度、印花稅、營業稅、直接稅、貨物稅、各省市稅務機關人事動態等案。

 

(八)鹽務方面:包括鹽務改革、鹽務工作報告、鹽稅稅率及稅制、各區鹽務等案。

 

(九)專賣方面:包括專賣條例,各專賣品產銷與管制等案。

 

(十)地方財政:包括各省市財政機構年度報告及地方財政法規等案。

 

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的財政部檔案,期間自民國16年至38年,計有52,188卷。

 

主要分為總類(含組織、人事、會議、計畫、視察、統計、會計、資料)、國庫、地方財政、金融、公債、稅務、鹽務、關稅、緝私、貿易、專賣、禁煙、花紗布管制等13類。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8-12 05:36 , Processed in 0.17187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