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望館】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脈望館是明代藏書家趙琦美的藏書樓。
趙琦美,原名開美,字仲郎,一字如白,號玄度,自號清常道人。
江蘇常熟人,藏書家趙用賢之子。
明嘉靖42年生,天啟5年卒(1563-1624)。
以父蔭官刑部郎中。
趙琦美除繼承其父用賢藏書刻書的遺風外,生平損衣削食,假書繕寫,朱黃讎校,並欲見諸實用,築脈望館作為藏書所。
脈望是傳說中蠹魚所化之物,趙琦美引此自喻為書蠹所化,得書而貯其中。
趙琦美繼承家藏,而生性又「欲網羅古今載記,甲乙銓次」,藏書益富。
清初學者錢謙益為撰墓表,稱頌其求書、讀書的精神說:「窮老盡氣,好之之篤摯與讀之之專勤,近古所未有也。」
脈望館的藏書量據其編訂的〔脈望館書目〕著錄,共有近5,000種,20,000多冊。
其藏書質量相當高,有些書是經過一、二十年搜求,配補鈔繪始成完整善本的,如〔洛陽伽藍記〕、〔營造法式〕等。
有的書是經趙琦美手抄手校的佳本,如元明兩代的〔古今雜劇〕242種,均經趙琦美親手抄校,並寫有題跋,成為研究我國戲劇史的一大寶庫。
趙琦美卒後,藏書歸錢謙益絳雲樓,傳說書去之日,常熟武康山中白日鬼哭,事涉無稽,但也反映常熟人民對脈望館藏書的眷戀。
〔脈望館書目〕是趙琦美於明萬曆年間為其脈望館藏書所編訂的一部排架目錄。
它是一部仿〔文淵閣書目〕不依四分法順序的私藏目錄。
它將家藏圖書所標號碼結合千字文自天至呂排為30號,分經、史、子、集、不全宋元版書、舊版書、佛經、墨刻、書畫、古玩雜物、碑帖等類,末附萬曆46年(1618)的〔續增書目〕。
這部目錄除登錄不少文學藝術書外,還在「暑」字號「子類」八下,設有「泰西人著述」小類,登錄了〔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7種西方傳教士譯著的書籍。
這在當時是值得注意的著錄內容。
這部書目的子目設置較詳,將近200多個子目,如史類三即設有編年、史評、傳記、偽史、霸史,頗便檢索。
書目還注明藏書地點,如「佛經」下注「在後書房西間朝東廚」,甚便取用。
〔脈望館書目〕有涵芬樓祕籍本及玉簡齋叢書本。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