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色印刷】 FullColorPrinting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自然界之彩色,乃由光而來,無光即無色。
光之原色分為紅、綠、藍3色。
色光混合愈多,光度愈增加,愈近於白色光。
全色印刷則是將各種連續色調的彩色原稿,以電子分色的方式,分成顏料色3原色--洋紅(Magenta)、黃(Yellow),與青(Cyan)3色之分色片,能以此製成三色的印版,在印刷時,以此3色的印版先後重疊套印於同一被印物質上而成為全色印刷。
這種印刷方式所製成的印刷品與原稿之色彩幾乎可以完全一致,因此乃是現代印刷工業中最普遍的印刷方式。
由於顏料混合愈多,光度愈減少,愈近於墨色。
故顏料之混合,稱為減色法(SubtractiveProcess)。
其關係如下所示:洋紅+青=藍青+黃=綠黃+洋紅=紅洋紅+黃+青=黑以下再就分色及彩色印刷的原理來做進一步的解釋:(一)分色:係利用濾色鏡將彩色原稿反射或透過之色光分解。
使其一種色光被吸收,而底片上不感光,形成原色版陰片。
如紅鏡得青版陰片,綠鏡得洋紅版陰片,藍鏡得黃版陰片。
(二)彩色印刷:係利用顏料色將色光吸收。
即用分色時末感光之原色印墨,先後重複套印於同一被印物質上,則因3原色重疊之多少不同,可印得與原稿相同之彩色印刷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