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琉璃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3:2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琉璃廠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琉璃廠為北京一條文化街名。

 

位於宣武區和平門外,一名廠甸。

 

遼代該地為海王村,元、明及清初為燒造琉璃製品廠所,故有琉璃廠之稱。

 

清康熙年間,其地改為居民區,開始有了集市,也有了書攤,後又逐漸發展成為書肆。

 

乾隆時期,四庫館開,琉璃廠成為四庫全書編修官員和學者們的群集之地,「江浙書賈奔輳輦下」,於是,與文人學者有關的古玩十字畫、碑帖、文具等店肆相應而生,尤以書店為最盛,文化街始成。

 

史載,乾隆以後的清代藏書家旅居北京者,無不前往蒐尋善本。

 

辛亥革命後,帝制廢除,廠內書肆結構發生變化,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文明書局等都在此處設店。

 

在長期經營活動中,琉璃廠形成了獨特的閑雅與樸學風氣,一直為士大夫和知識分子所稱道:「書店門面,雖不寬廣,而內則曲折縱橫,幾層書架,及三五間明窗淨几之屋到處皆是,裴几湘帘、爐香茗碗,倦時可在暖床上小憩,吸煙談心,恣無拘束;

 

書店伙計和顏悅色,奉承恐後,決無慢客舉動,買書固所歡迎,不買亦可,給現錢亦司,記帳方可」。

 

這無形中培養了北京的學術氣氛。

 

琉璃廠春節的燈火也曾著稱於世:「廠前陳設雜技鉅鼓聒耳,遊人雜踏市肆;

 

玩好、書畫、時果、耍具無不畢集。

 

初四、五至十六十七而罷、名曰『遊廠』」。

 

廠甸製作的傳統食品及兒童玩具也很有名,像大糖葫蘆、豌豆黃、驢打滾、棉花糖及空竹、麵人、風車、走馬燈等,常令大人孩子留連忘返,樂不思歸,但現久已不存。

 

1949年後,琉璃廠的經營方式和對象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其經營內容卻基本依舊。

 

1980年代,國家花巨資重修了琉璃廠街,使其更加重了文化及旅遊特色。

 

重修後的琉璃廠街,雕梁畫棟,金壁輝煌。

 

馳名中外的榮寶齋、遂雅齋、寶古齋、文奎堂、慶雲堂鱗次櫛比,由何紹基、陸潤庠、華土奎、康有為、梁啟超、翁同龢、沈尹默等名人雅士題寫的牌匾高懸;

 

書籍、字畫、古玩無所不有,文房四寶一應俱全。

 

在百年老店榮寶齋,裝裱水印的古今國畫名作琳瑯滿目,唐代韓混的〔文苑圖〕、宋代馬遠的〔踏歌圖〕、清代鄭板橋的〔蘭竹圖〕,無論潑墨寫意,俱可亂真。

 

傳統的紙硯筆墨也無一不是精品,各種宣紙達300多種,湖筆、徽墨應有盡有;

 

端硯、款硯、澄泥硯、桃河硯品種繁多。

 

印石有比黃金還貴重的雞血、田黃、田白,所藏最大的雞血石竟達68公斤。

 

現在,琉璃廠已成為海內外遊人及書畫愛好者的心到之地,歷盡滄桑的傳統老街正以嶄新的面貌和特有的文苑意境受到世人囑目,並成為北京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8-12 10:42 , Processed in 0.87502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