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3-3-9 22:09 編輯
【脾胃腸病證-痞滿-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症狀:胃脘痞悶,脹滿時減,喜溫喜按,食少不飢,身倦乏力,少氣懶言,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弱或虛大無力。
治法:健脾益氣,升清降濁。
方藥:補中益氣湯。
方中人參、黃芪、白朮、甘草等補中益氣,升麻、柴胡升舉陽氣,當歸、陳皮理氣化滯,使脾氣得復,清陽得升,胃濁得降,氣機得順,虛痞自除。
若痞滿較甚,可加木香、砂仁、枳實以理氣消痞,或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以消補兼施。
若脾陽虛弱,畏寒怕冷者,可加肉桂、附子、吳茱萸以溫陽散寒;
濕濁內盛,苔厚納呆者,可加茯苓、苡仁以淡滲利濕;
若水飲停胃,泛吐清水痰涎,可加吳茱萸、生薑、半夏以溫胃化飲。
若屬表邪內陷,與食、水、痰相合,或因胃熱而過食寒涼,或因寒鬱化熱而致虛實並見,寒熱錯雜,而出現心下痞滿,按之柔軟,喜溫喜按,嘔惡欲吐,口渴心煩,腸鳴下利,舌質淡紅,苔白或黃,脈沉弦者,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辛開苦降,寒熱並用,補瀉兼施;
若中虛較甚,則重用炙甘草以補中氣,有甘草瀉心湯之意;
若水熱互結,心下痞滿,乾噫食臭,腸鳴下利者,則加生薑以化飲,則有生薑瀉心湯之意。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568&extra=page%3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