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封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1:2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封泥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封泥又名泥封、一丸泥。

 

古代的公私文牘,在紙還沒有發明之前,都用竹簡木牘,再加一挖有槽孔之木塊,以繩索穿連起來,並將繩結放入槽內。

 

在封發前,加一丸軟泥於槽內,並在軟泥上加蓋印章作為信驗,以防私折。

 

這種軟泥為特製之黏土,牢固而不會開裂,其作用與現代用火漆封緘相似。

 

封泥流行於戰國至漢魏,迨晉而後,紙、帛盛行,封泥之製漸廢。

 

〔呂氏春秋.離俗覽〕云:「故民之于涂也,若璽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則方,抑之以圓則圓」。

 

〔列仙傳〕云:「以方回印封其戶。

 

時人言得方回一丸泥,門戶不可開」。

 

〔北堂書鈔卷104.春秋緯〕云:「龍圖,赤玉匣,封泥如黃珠相似」。

 

東漢少府屬官有守宮令一人,掌帝用筆墨文具及尚書省財用諸物和封泥。

 

古代使用封泥,視官職地位尊卑有所區別,如皇帝璽書用紫泥,一般官鉥、私印皆用青泥。

 

流傳至今之封泥,大多為漢魏之物,古鉥封泥則極為罕見。

 

所見封泥皆正方形,正面有印文,背面有木紋及繩痕。

 

近人吳熊取清吳式芬、陳介祺輯〔封泥考略〕,近人周明泰輯〔續封泥考略〕、〔再續封泥考略〕三書中之封泥印本,去其重複及損壞過甚者,並刪去其考釋文字,彙編而成〔封泥彙編〕,計收周、秦、兩漢封泥1,115枚,為重要封泥參考譜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4 03:49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