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完顏宗翰】 完顏宗翰(西元一○七八~一一三五)年,本名粘沒喝,漢語訛為粘罕。
父撒改為國相,係金景祖孫,韓國公劾者之長子也。
弟宗憲。
時年十七,以勇力聞。
及議伐遼,與太祖意合。
太祖敗遼師,撒改使宗翰來賀,乃與阿离合懣、蒲家奴等進曰:「若不以時建號,無以繫天下心,太祖乃意決。」
天輔五年(一一二一)四月,宗翰奏曰:「遼主失德,中外離心,我朝興師,大業既定,而根本弗除,後必為患。
今乘其釁,可理取之,天時人時,不可失也。」
太祖從其言,解御衣以衣之,後卒滅遼。
太宗即位,詔宗翰曰:「寄爾以方面,當遷官資者,以便宜除授。」
因以空名宣頭百道給之。
乃建密院於雲中,以時立愛知院事,金人稱之為西朝廷。
遼亡之後,宗翰以宋必背盟,復奏曰:「先皇帝征遼之初,圖宋協力夾政,故許以燕地。
宋人既盟之後,請加幣以求山西諸鎮,先皇帝辭其加幣。
盟書曰:『無容匿逋逃,誘擾邊民。
』今宋人數路招納叛亡,厚以恩賞。
累疏叛人姓名,索之童貫,嘗期以月日,約以誓書,一無所致,盟未?
年,今已如此,萬世守約,其可望乎!」
太宗採其策,伐宋之事乃定。
於是命宗翰為左副元帥,自太原路伐宋。
第一次西路之金兵,先略武、朔二州,更由代南下,進屯於太原城下。
時宋以張孝純守太原,備禦甚力,宗翰屢攻不下,故第一次圍開封為東路宗望軍,而宗翰不與。
天會四年(一一二六)八月,以宋無謀和誠意,命二帥再伐宋,宗翰軍破太原,擄張孝純,更南破威勝軍,克隆德府,取澤州,由孟津渡黃河,取洛陽,經鄭州而圍開封,攻凡四十一日而城破。
未幾要徽、欽二帝出盟,擄以北歸。
此役始於是年八月,迄於五年四月,為時凡九閱月,史家稱之為靖康之難。
此後宗翰以建議立熙宗,以功封晉王。
天會十四年薨,享年五十八。
(李符桐)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138 |